象棋在世界的發展 必須用標誌圖形棋子 (鍾思揚 Michael Chung寫於2016年5月28日, 世界象棋網 www.worldxiangqi.org)
據《玄怪錄》等記載,古代,中國象棋的棋子是立體象形的,但後來,圖枰的棋子逐步為字形棋子代替。現在,中國象棋由漢字構成,對西方來說過於艱難,西方人難明白象棋的著法和理解含義,也難融入深層次的思維領域。圍棋“棋聖”聶衛平於2008年8月22日在人民網做客強壇談奧運時表示中國象棋走向世界的一個關鍵難點就是象棋不像國際象棋有標誌圖形棋子,如果外國人不懂中國字,沒法下。可見,象棋在世界的發展,想成功推廣象棋到世界各地其他族群,必須用標誌圖形棋子。 中國奧會官方網站於2013年10月22日最後更新的文章《中國象棋》記載了圖枰的棋子逐步為字形棋子代替的變化:“象棋子現在是平面字形的,但早先曾是立體象形的。《玄怪錄》中所述的出土古墓,前有金床戲局,列馬滿枰,皆金銅成形,說明唐朝"寶應象棋"的棋子是銅質象形立體子。後來,北宋古墓出土的象棋文物中,見有圓形銅質的平面棋子,直徑大小不等。正面有車、馬、砲、將、士、象、卒字樣;反面則是各種不同形狀的圖 文。將是坐著的將軍,腰懸長劍;士是女將,上著戎裝,下穿裙子;像是一只大象;車是帶有飛輪的輜車;馬是飛躍的馬;砲是飛石;卒是手執長矛的士兵。以後, 圖枰的棋子逐步為字形棋子代替。宋徽宗趙佶的《宮詞》有"白檀象戲小棋枰,牙子金書字更明",說的就是白色的檀木棋盤和象牙制的金書字形棋子。”(http://www.olympic.cn/sports/sort/other/2003-09-17/653.html)香港萬裏機構、萬裏書店於2004年出版的《象棋入門問答》,其編著者是盧洋,其編輯是王鋒,書中寫到:“象棋與圍棋的思維方式不同,圍棋思維方式取法於自然,具備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共性。中國象棋由漢字構成,對西方來說過於艱難,就算西方人知道了象棋的著法於含義,卻無法融入深層次的思維領域。因而缺乏文化認同感。而圍棋卻只有黑白兩色,單純到不能再單純的色彩,它就沒有了地域和文化層次的界限,任何人都能理解,任何人都能接受。” 據人民日報、人民網於2008年8月22日的報導《“棋聖”聶衛平做客強壇談奧運》,2008年8月22日13:30,“棋聖”聶衛平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棋聖”看奧運為題與網友進行了線上交流。其中有關象棋的問答如下:“[奧林匹克]:中國象棋何時才能走向世界? 【聶衛平】: 中國象棋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象棋的名字本身就帶有“中國”,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覺得中國象棋只要踏踏實實做大量的工作還是能走向世界的。據我所知搞過很多很多屆的中國象棋比賽,在北京也有過一屆,我還和外國的選手對局過一次。中國象棋關鍵有幾個難點,第一首先外國不認識中國字,所以中國象棋寫著 什麼象、士、炮、車什麼的,他不認識這個字,不像國際象棋,這種標誌,是馬、象、士,都有標誌,如果人家不懂中國字,沒法下。第二也沒有人向他們宣傳中國 象棋的規則、下法。現在對於中國象棋界來說還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將來如何走向世界,我也是希望特點好好動動腦筋,想想辦法。 ”(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54155/57487/7711231.html)
故此,象棋在世界的發展,想成功推廣象棋到世界各地其他族群, 必須用標誌圖形棋子。當然,單靠標誌圖形棋子要推廣象棋到世界各地其他族群去,是難以成功的!馬來西亞的光華日報、光華網於2015年(6/09/2015)發表的文章《難適應易出錯 圖形棋不成形》就記載了90年代在馬來西亞推動圖形棋子的不成功經歷,但是,這是因為沒有其他配合的結果。(《難適應易出錯 圖形棋不成形》:http://www.kwongwah.com.my/?p=11061)
故此,如果想像棋在世界各地成功地發展起來,一定要有如下八個配合:1. 中國政府的象棋發展政策和嚴格監管制度的配合;2. 對象棋官員幹部和管理人員的嚴格考核制度的配合;3. 象棋事業推動職業發展和市場化的配合;4. 成立民間主導的象棋發展基金的配合;5. 成立象棋事業的公開、公正、公平的獎勵制度的配合;6. 象棋機構組織的公開、公正、公平的章程的配合;7. 用標誌圖形棋子推廣象棋到世界各地其他族群的配合;8. 爭取在世界成立更多國家級象棋機構組織的配合。全世界共有193個國家和31個地區。但是,到今天,世界上就只有中國象棋協會等二個至三個國家級象棋組織!象棋需要發展!希望天下棋友們團結一致為象棋的發展出力! |